服务热线:13963988840 投诉电话:13698678139

网站导航 手机浏览

方式一

直接手机输入网址
www.zhiaixinli.cn

方式二

扫描二维码
联系挚爱情感
您当前的位置>首页 > 心理资讯 > 个人发展

习得性无助:几次失败能够“打败”你?

浏览次数: 日期:08-16-2024 责任小编:挚爱心理

习得性无助(Learned Helplessness)是一种心理状态,指的是个体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无法控制的负面事件后,逐渐丧失了对改变局面或取得成功的信心,甚至在面对未来的机会时也会表现出消极和无助的行为。

习得性无助的形成
多次失败:
习得性无助往往在个体经历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形成。这些失败可能是连续发生的,或者是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或避免的结果。当一个人多次尝试解决某个问题或达成某个目标但都失败时,他可能会得出结论,即不论他怎么努力,结果都不会改变。

无力感的积累:
在反复尝试无效后,个体的无力感会逐渐累积。这种无力感不仅影响他对具体事件的态度,还可能蔓延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,导致整体的消极情绪和行为模式。

信念的改变:
失败次数的累积会导致个体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根本性的改变。他们可能会开始相信自己缺乏能力、运气不佳、或者环境对自己极为不利,从而放弃进一步的努力。

影响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因素
失败的频率和严重性:失败的次数越多,程度越严重,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可能性越大。特别是如果这些失败发生在个体特别重视的领域,打击会更大。

个体的性格特质:有些人天生更为乐观和坚韧,他们在面对失败时可能更容易反弹。而另一些人可能因为较为悲观或敏感,容易受到负面事件的影响。

外部支持系统:支持性的家庭、朋友和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个体在遭遇失败后保持积极的心态,从而减少习得性无助的风险。

过去的成功经验:如果一个人过去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,这些积极的经历可以帮助他在遭遇失败时保持信心,减少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可能性。

如何应对和克服习得性无助
重塑信念:

改变思维模式: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,而不是能力的反映。尝试识别并挑战那些负面的自我对话,建立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信念系统。
分离控制与不可控因素:识别哪些因素是你可以控制的,哪些是你无法控制的。将精力集中在可控的方面,减少对不可控因素的关注。
设定小的、可实现的目标:

逐步建立信心:通过设定并完成小目标,逐步积累成功的经验。这有助于恢复对自身能力的信心,逐渐摆脱无助感。
即时反馈和奖励:在达成目标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,强化积极的行为和信念。
寻求外界帮助:

心理支持: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,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,了解并处理导致习得性无助的根源。
社会支持:与积极的人交往,寻求朋友和家人的鼓励和支持。他们的鼓励可以帮助你看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,激励你继续努力。
培养韧性:

发展应对策略:学习和应用有效的应对策略,如放松训练、正念冥想、积极的自我对话等,帮助你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。
练习自我同情:对自己温柔以待,接受失败是人性的一部分,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和挑战。
重新定义失败:

失败不是终点:将失败看作过程的一部分,而不是最终的结果。通过从失败中学习和调整,你可以逐步接近成功。
扩大视野:认识到人生中不止一个领域或一件事情,每一次失败只是整体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。扩大视野,看到生活中其他的积极面,有助于缓解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。
总结

习得性无助的形成通常是多次失败或无力感累积的结果,但并非不可逆。通过重塑信念、设定小目标、寻求外界帮助、培养韧性,以及重新定义失败,我们可以逐步恢复信心,打破习得性无助的循环,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。重要的是要记住,每一次失败都不意味着终结,而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。

做心理咨询,选挚爱心理。


添加微信

心理问题咨询

加客服微信

预约一对一专业心理咨询

手机站

手机端官网

扫一扫

获取更多心理资讯



有感情问题?立即咨询情感导师!

青岛挚爱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哈尔滨路52号1号楼1211户

电话:13963988840

鲁ICP备2023005107号-1

鲁公网安备37020302372326